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理财专栏 > 正文
好的商业模式与好的管理层,微软市值稳居第一的启示
时间:2019-09-26 作者:小睿 来源:睿远FUND 字号:

上周,微软市值一度逼近1.1万亿美元,继续稳居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企业。此轮上涨的直接原因,据市场分析是微软董事会批准公司拿出400亿美元回购市面股票。

据媒体报道,微软此次大手笔回购,和大手笔回购后即大裁员、借钱转型的通用汽车不同,微软并不缺钱,在今年二季度就反超苹果成为全球最赚钱的上市公司。 

那么,在相继错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产业浪潮后,微软凭借什么而重新杀回,并成为了当前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呢?

 

1.jpg


微软股价走势图 来源:Wind


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变化

市场普遍认为,五年前上任的现任CEO纳德拉,改变了微软的商业模式。 

在微软成立之初,是个人电脑革命的时代,微软通过销售这些电脑所必需的办公软件来获得利润。 但是,40年过去了,人们对于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之外不再使用电脑,而是靠手机满足需求;而企业方面,在全球经济发展进入瓶颈,一些地区放缓甚至衰退的大背景下,企业都在缩减资本投入,没有强烈的动力升级软件或者是增加电脑服务器的规模。 

经济前景的不乐观,使得企业更有动力缩减一次性的资本投入,从而转向更加灵活的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革命完美迎合了企业在现阶段发展趋势的诉求。 

而微软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轮变化,让企业不再自建服务器机房运作网络服务,而是租用云计算平台的网络资源。对于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来说,可以减少一次性的大笔资本投入,变成每月支付云服务的费用。 

微软的产品和服务都在转向云计算的付费模式,以及从一次性买卖转向租用服务。 

换句话说,微软从卖消费电子产品及软件服务的传统商业模式,凭借自身的规模效应,逐渐转变成了一种“税”,只要企业使用个人电脑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长期支付的一笔固定费用。同时,这笔收入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也会相应较小,并且与消费者决策无关。 

这一模式,似乎和芒格最爱的Costco也有点类似,不从所售卖商品的差价上获得利润,而主要是靠每年的会员费利润。 

从微软2019年7月披露的最新财报来看,云服务助力业绩创下记录。其中: 

*生产力和商业服务的收入为110亿美元,增长14%。其中Office 365商业收入增长了31%,Dynamics 365收入增长45%。*智能云收入为114亿美元,增长19%。其中服务器产品和云服务收入增长了22%,微软旗下云服务Azure的收入更是增长了64%。*个人电脑业务的收入为113亿美元,增长4%。其中Windows商业产品和云服务收入增长了13%,但游戏收入下降了10%。https://www.microsoft.com/en-us/investor/earnings/FY-2019-Q4/press-release-webcast


总的来说,在社交媒体时代错失良机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对于脸书和谷歌来说,他们没有找到与微软Azure云服务对等的商业模式,《经济学人》杂志评价后者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新的商业模式。


带领微软重回第一的管理层

微软40多年历史上仅有三位CEO,比尔?盖茨、史蒂夫?鲍尔默和萨提亚?纳德拉。 

2014年2月纳德拉接任时,微软市值约3150亿美元,现在近1.1万亿美元,是那时3倍多。 

为何纳德拉能领导微软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纳德拉的书《刷新》一书就向世人展示了他卓越的领导能力《刷新》这本书的独家解读,点击这里阅读。 

五年前纳德拉的一系列举措,曾让人们怀疑削减消费产品投入、越来越偏向生产力工具和企业服务的微软,还是那个“让每家都有一台电脑”的技术先驱吗? 

在纳德拉就任之前,上一任CEO鲍尔默的策略是“一个微软”重大重组计划,试图提升内部协作效率、不再各自为战。但是在这个重组计划中,几乎所有业务,包括:电子消费品、企业服务、Windows软件、云计算、游戏……都要兼顾。而纳德拉想要带领的微软却很清晰——一个以生产力工具为核心的公司。因此在上任伊始,就通过裁员、削弱设备业务使微软向云计算和企业服务业务倾斜。 

在纳德拉的领导下,微软的云计算与企业服务不再是为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差异化竞争力的辅助产品,而是成为了真正的主力。 

《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文章也总结了纳德拉所带领微软的成功经验。 

首先,随时准备迎接下一个商机。纳德拉上任后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降低Windows操作系统的地位,并在云计算服务方面押下重注。 

其次,开放而不是封闭。纳德拉还改变了微软的企业文化及其技术重心,上一任CEO鲍尔默把Linux和其他开源软件称为“癌症”。但如今,这个作为竞争对手的操作系统更多应用于微软的Azure上。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作为技术合作伙伴,微软的威胁程度也比亚马逊小。 

最后,与监管机构合作,而不是试图挑战或智胜他们。微软支持相对谨慎使用人工智能,要求监管人脸识别技术,相对而言,微软不属于民众抵制的科技公司,也不容易受新监管法规的影响。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投资最重要的还是企业本身。市场不可能长期漠视一个企业的成功,也不可能漠视一个企业的失败。一个行业是否有基本的需求,一个企业是否有很深的护城河,管理层是否品德优良、能力超群,这些都是重要的衡量维度。这些优秀的企业是资本市场正和游戏的基础。  


对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的再认知

睿远基金董事总经理、TMT研究负责人金宇先生,今年5月份也参加了微软的Build开发者大会。他对于微软重新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也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在微软build大会,我们则充分感受到中国在企业服务市场方面的差距,但也强化了我们对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的认知,在宏观人口红利结束,产业端云计算和以人为中心的开发理念双重加持下,中国企业服务市场有望迎来长线发展机会,为价值投资尤其是价值成长投资提供了很好的机会。build大会,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为什么在相继错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大产业浪潮后,微软有机会重新杀回来,并重新成为当前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

 一是微软构建了丰富的企业服务产品组合。在build大会上,微软展示了公司一系列的核心产品,包括文档工具office 365,CRM工具dynamics, 协同办公工具teams,数据库工具SQL server, azure云,人工智能平台等。丰富的产品组合,使得微软虽然在云计算领域起步较晚,但追赶的速度非常快,后发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二是微软的产品非常适合大企业。build大会,围绕核心产品,都有分论坛,主要是分享如何围绕核心产品做开发。Azure之外,微软的软件产品都在进行大规模的云化改造,开放API,更好支持开发者,更好的支持大企业的定制化要求和个性化部署。 

三是微软的组织架构非常适合企业服务。和亚马逊AWS产品强调自助服务不同,微软非常强调对企业客户的服务。微软已经构建的直营,分销体系为微软cloud first战略落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四是服务企业和开发者的文化。整个build大会,大到产品设计,小到会议服务的保障,可以充分感受到微软以developer为中心的理念已经深入企业文化,这一点和以产品,乃至以平台为中心的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差异巨大。

 

2.jpg

微软企业服务整体框架

 

在看到巨大差距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云计算时代,软件产品的开发正在从以产品和流程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微软本次build大会,包括CEO 纳德拉在内,多次提到people centric的开发理念)。用户为中心,这正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崛起的关键,这使得我们相信,在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的巨大机会中,中国互联网企业因为掌握的巨大用户和已经建立的云计算平台优势,未来也将是企业服务市场的主流力量。”

<完>

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投资有风险,请审慎选择。



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